陜金資資訊動態(2021年9月27日)
1.長三角示范區9個重點合作項目簽約,將建設氫能示范項目。9月23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開發者大會舉行,簽訂了9項合作協議。長三角清潔能源產業示范項目由三峽投資集團與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政府、中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圍繞氫能、分布式光伏等清潔能源開發和相關產業布局開展深入合作。將設立綠色氫能開發公司,力求解決一體化示范區缺乏零碳綠氫的產業發展痛點。
2.硅料價格七連漲,百億大單再現!“雙控減產”加劇供需矛盾。9月22日,硅業分會公布了本周國內多晶硅料的成交價格數據:單晶復投料成交均價漲至21.49萬元/噸,周環比漲幅0.51%;單晶致密料成交均價21.25萬元/噸,周環比漲幅0.47%。國家能源局近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份,我國國內光伏新增裝機22.05GW,同比增長45%。雖然這一數據與當前業內預計50GW的全年新增裝機量還有較大差距,但隨著四季度旺季來臨,下游需求的提升度被普遍看好。
3.市場監管總局推動籌建國家石墨烯材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日前,市場監管總局批準依托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技術創新研究院籌建國家石墨烯材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深圳),依托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籌建國家石墨烯材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北京)。國家石墨烯材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落戶北京和深圳,汲取各方優勢資源,強強聯合,將進一步發揮計量對石墨烯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引領、支撐和保障作用,有利于提高石墨烯材料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助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石墨烯材料產業體系。
4.未來特高壓建設投資規模有望保持增長。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提出,要穩步發展融合基礎設施,推動交通、物流、能源、市政等基礎設施智慧化改造,市場預計未來特高壓建設投資規模有望保持增長。國家電網也表示,將在未來五年投資超過2萬億元,推進電網轉型升級,其中將投入500多億元用于特高壓關鍵核心技術研發。
5.中國將加快部署新型儲能、氫能等關鍵技術的研發、推廣和應用。9月25日,聯合國秘書處組織召開聯合國能源高級別對話會(峰會級別),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表示,作為全球能源科技發展的推動者,中國將加快部署新型儲能、氫能等關鍵技術的研發、推廣和應用。同時呼吁全球加大能源科技創新協作,打破地域壁壘,彌合技術鴻溝,推動能源科技朝著更加開放、普惠、平衡的方向發展,推動能源科技的最新成果惠及所有國家。
6.五洋債案二審維持原判,德邦證券、大信會計所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浙江高院已于近日作出五洋債案終審結果,二審維持原判,即五洋建設董事長陳志樟、德邦證券、大信會計師事務所承擔487名自然人投資者合計7.4億元債務本息的連帶賠償責任,錦天城律所和大公國際資信評級有限責任公司分別在5%和10%范圍內承擔上述債務的連帶賠償責任。五洋債案是全國首例公司債券欺詐發行案,也是全國首例證券糾紛領域適用代表人訴訟制度審理的案件。
7.北京:加大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 消費比重2025年增至約14%。據報道,北京將持續加大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堅持“宜建盡建、應用盡用”,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興國際機場及臨空經濟區等重點功能區綠色能源示范區建設,并提升能源智慧高效水平。到2025年,北京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4%左右。
8.陜西和蒙西兩大新能源外送項目競爭優選工作啟動。近日,陜西陜武直流一期外送新能源項目、蒙西鄂爾多斯外送項目3.4GW風電光伏基地競爭優選工作啟動,其中風電3.2GW、光伏4.1GW。陜北至武漢特高壓直流輸電通道額定電力輸送能力8GW,規劃配套新能源約10GW。一期項目總規模6GW,其中榆林4.2GW,延安1.8GW。根據陜西省與湖北省關于外送通道達成的意見,2.1GW光伏發電建設規模從榆林市配置給湖北能源集團開發建設,其余3.9GW納入本次競爭性配置。
9.財政部:8月,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8797億元。其中,發行一般債券2437億元,發行專項債券6360億元。1-8月,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48776億元。其中,發行一般債券21020億元,發行專項債券27756億元。
10.又一家外資資管機構進軍中國市場。近日,量化投資機構銳聯宣布其控股的上海銳聯景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日前完成外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備案登記,成為繼貝萊德、富達、橋水、野村等機構之后又一家進軍中國市場的外資資管機構。截至6月30日,其全球的管理規模達到27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