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業 化險融通 穩健前行 陜西金資五年交出亮眼答卷
2021年5月12日,陜西金資黨委書記、董事長冷勁松出席“一帶一路”國際金融合作論壇并就地方AMC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發表主題演講。
資產管理規模從成立起步增長至近千億元;助力陜西省不良貸款率持續下降并穩定在全國平均水平以下;累計簽約市場化債轉股660億元,落地400億元,2017年至2020年實施規模連續四年居全國非銀行金融機構第一……這是陜西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陜西金資”)過去五年所交出的亮眼答卷。
自2016年8月成立以來,陜西金資按照陜西省委、省政府“建設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的定位和要求,聚焦主業主責,助力陜西持續壓降區域金融不良,以市場化債轉股服務國企降杠桿,助力地方融資平臺轉型升級,成為陜西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重要力量。
聚焦主業
做好區域金融風險的“解壓閥”
2012年前后,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持續顯現,世界經濟復蘇曲折。國內經濟增速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適應性的調整回落。
彼時,傳統金融業面臨不良資產反彈壓力,催生加快處置不良的需求。監管部門開始放開各省級人民政府設立資產管理公司(AMC)的限制,地方AMC有了明確的準入門檻,開始作為防范化解區域金融風險的重要載體,成為區域金融風險的“解壓閥”。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成立地方AMC,不良資產市場主體走向多元化,能進一步促進金融風險化解、盤活信貸資源,從而更有效地服務實體經濟。相比于外部機構,地方AMC更熟悉區域的情況,在化解地方金融風險、處理地方問題資產過程中能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2016年8月,陜西第一家法人金融資產管理機構——陜西金資正式成立。成立當天,陜西金資與4家商業銀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延長石油、西安城投等5家大型國企以及2家埠外專業機構簽訂合作協議,開啟服務陜西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探索。
陜西金資的成立,對助力陜西實現不良率與不良資產余額逐年雙降起到巨大推動作用。數據顯示,陜西金資累計收購不良資產超過130億元,占陜西全省約45%的市場份額。目前,陜西不良貸款率已從2016年的高點逐年下降至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目前居全國第8(從低到高)。尤其是榆林地區不良貸款率大幅下降,信用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改善,2021年城市信用綜合指數排名躍居陜西第一、西部第二。
與此同時,陜西金資積極發揮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優勢,服務陜西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圍繞新材料、空天科技、清潔能源、生物育種等優勢賽道,推動陜西科技創新勢能加速釋放,為科技企業紓困解壓,支持美暢股份、凱立新材等科技型企業成功上市。
成立以來,陜西金資秉持“投研+投行+投資”理念,服務“金融機構、地方政府、創新企業”三類客戶,構建“風險化解、結構調整、金融服務”業務體系,務實擔當,創新作為,已成為陜西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排頭兵”。
快速響應
探索陜西金資特色發展模式
五年來,在聚焦主業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同時,陜西金資穩健前行。截至2020年底,公司資產管理規模近1000億元,凈資產達110億元,ROE達到兩位數以上,各項主要經營指標在業內名列前茅。
地方AMC作為金融行業的新興力量,陜西金資如何在短短五年間取得驕人成績?
“堅持頂層設計和快速響應相結合,聚焦主業、服務大局,因時而變、順勢而為?!标兾鹘鹳Y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孔兵認為,立足大勢、搶抓機遇,是陜西金資五年來越走越穩的重要經驗。
2016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拉開帷幕。陜西金資積極響應國企降杠桿、防風險的政策導向要求,在全國率先探索由“第三方機構實施企業端發起的市場化債轉股”新模式,與陜煤集團簽訂400億元市場化債轉股合作協議。2017年1月,以榆北煤業為標的、規模達100億元的市場化債轉股項目成功落地,成為全國首單非銀行金融機構實施的市場化債轉股項目。
此后,陜西金資打通央行定向降準資金支持市場化債轉股的“最后一公里”,助力多家國企降杠桿、防風險,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以“蘇陜協作”為契機,落地江蘇悅達市場化債轉股項目,深化“蘇陜協作”的金融實踐;為華電國際、中國電建等央企提供專業支持,輸出陜西國企降杠桿、防風險的成功經驗。
在支持民營企業紓困化險方面,陜西金資認真落實中央和陜西省關于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政策精神。支持陜西民營上市企業天和防務化解大股東高質押風險,實現5G產業鏈項目并購和轉型,促進陜西5G產業發展;聯合銅川市政府成立百利科技紓困基金,實現民營上市公司流動性風險化解、放大政府產業基金撬動作用、帶動百利科技在銅川投資建設新能源項目的多贏。
融入雙循環
建設全國領先的資產管理公司
《中國地方資產管理行業白皮書(2020)》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經銀保監會核準公布的地方AMC達58家,行業總注冊資本約2200億元,近一半機構總資產規模超過100億元,在化解區域金融不良、支持國企降杠桿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2016年8月18日,陜西金資開業。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全面實施和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經歷多年市場洗禮的地方AMC,未來發展空間值得期待。今年以來,監管先后放開地方AMC參與個貸不良資產批量轉讓和信托業風險資產處置的限制,并鼓勵全面開展各類問題資產風險處置,多措并舉為行業帶來新機遇。
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民建陜西省委副主委、陜西金資監事長李忠民教授指出,陜西金資“建設全國領先的資產管理公司”,既是落實中央要求、主動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行動舉措,也是推進公司“十四五”戰略規劃實施的著力點。
近年來陜西金資先后設立香港子公司,發行陜西省屬企業首單境外美元債,獲得惠譽、穆迪投資級國際信用評級,積極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北部灣等城市群同業機構對接合作,已在服務和融入雙循環中取得積極成效,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以自身的“走出去”支持陜西企業“走出去”,服務陜西建設內陸改革開放高地。
下一步,陜西金資將從推動全國性金融機構建設、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加快不良資產生態圈建設、強化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同時苦練內功,切實提高保障能力、豐富業務體系、打造數字金資、強化團隊建設,持續夯實發展基礎。
陜西金資黨委書記、董事長冷勁松表示,“十四五”時期,陜西金資將力爭資產管理規模邁上新臺階,努力建成國際視野開闊、創新優勢突出、人才機制靈活、治理能力完善的全國領先的資產管理公司,“我們將堅持聚焦主業主責,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2016年12月28日,陜西金資與陜煤集團簽訂400億元市場化債轉股合作協議。